
作者:Mercola 医生
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在享受蜂蜜带来的健康益处和愉悦味道。科学家已经发现,蜂蜜对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假单胞菌和肠道沙门氏菌具有抗菌作用。它对具有抗生素敏感性和耐药性的细菌都表现出了一定的活性。
它一直被用于治疗感染的伤口,一些研究人员甚至建议用它来治疗难以愈合的伤口,同时也要谨慎选择那些能够通过蜂蜜愈合的伤口。它还被添加到了伤口敷料中,但直到最近才有证据表明,蜂蜜在医疗保健领域的有效性。
具体来说,麦卢卡蜂蜜之所以被用于伤口护理产品,是因为它能抑制细菌生长,并刺激局部免疫反应,同时还能够抑制炎症。
研究人员发现,睡前食用 2.5 毫升的蜂蜜在治疗咳嗽和上呼吸道疾病方面所取得的效果,要优于右美沙芬和苯海拉明这两种药物。但千万不要让 1 岁以下的儿童食用蜂蜜,因为他们的消化系统尚不足以处理一些常见的污染物,包括肉毒中毒。
外用和内服蜂蜜均能带来显著的益处,但正如我在过去所警告的,不要使用您在超市货架上找到的假蜂蜜,因为它们往往和果糖糖浆差不多。这种假蜂蜜也绝对不能用来治疗伤口,因为它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
制造商纷纷将蜂蜜视为下一个伟大的食品企业
随着与原蜜相关的健康益处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过去 20 年间,这类产品的销售量增长了 40% 以上。据美国蜂蜜委员会 (Honey Council ) 报告,2018 年,蜂蜜的销量达到了 5.75 亿磅,相比 1997 年的 3.5 亿磅有了显著的增长。
但这个数字可能被人为地低估,正如该委员会所言,“有理由相信,蜂蜜的消费量还会进一步增加,因为某些销售领域的数据没有完全反映在这个数据当中。”蜂蜜之所以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部分是因为它是糖的理想替代品,且富含酶和花粉,有助于减少过敏。
它已经成为一种需求日益增长的高档食品,您可能会因此认为它的价格也在上涨。然而,据 Vice 报道,蜂蜜的价格其实正在下降,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大量掺假的“假”蜂蜜。这种蜂蜜经过加工、加热,并用糖或糖浆进行稀释,然后用树脂处理以去除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包括难闻的气味和味道,不然的话,它们很难卖出去。
自我监管往往会以失败告终
Inside Hook 进行了简单的总结。一方面,由于人们开始注重健康的产品,带来了蜂蜜市场的增长。另一方面,全球蜜蜂的数量继续下降和减少。蜜蜂数量的减少,不可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和供给。
也就是说,除非您买到的蜂蜜不完全是广告中所吹嘘的那种蜂蜜。True Source Honey 是一家行业认证机构,成立于 2010 年,当时中国蜂蜜在征收关税之后出现在美国市场。True Source Honey 的执行董事 Gordon Marks 向 Vice 解释道:
“这些规避监管和标签不当的蜂蜜以低于世界市场价的价格被运往美国,损害了公平的市场价格。因此,我们需要一个基于原产国的认证机构,来证明所申报的原产国真实无误。”
养蜂人和包装工害怕遭到报复
在与养蜂人、蜂蜜进口商和包装工进行的数十次对话中,Vice 的记者 Shayla Love 了解到,True Source 被当成一个保护伞,以便让那些供应掺假和冒牌蜂蜜的行为可以免受处罚。由于担心在这个逐渐丧失盈利能力的市场遭到报复,他们匿名接受了采访。
进口商知道他们买到的是经过稀释的蜂蜜,因为产品的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Vice 表示,该认证机构只是名义上存在,而不是实际存在。但大多数人对此都避而不谈,因为他们担心自己无法再买卖蜂蜜。
假蜂蜜怎么鉴别
蜂蜜怎样辨别真假?您不应相信超市货架上的产品,而应该向农贸市场的当地蜂蜜生产商购买这种液体黄金。因为蜂蜜不会过期,即便在开封之后也是如此,您可以在头一个夏天囤积足够的量,一直用到第二年春天。另外,您也应该知道假蜂蜜怎么鉴别。
您可能无法进行 NMR 检测,但您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来帮助确定买到的蜂蜜是否是真正的蜂蜜。以下就是您可以在家测试的一些物理特性:
气味 — 第一项测试就是罐子中散发出来的香味,它应该让您联想到蜜蜂采集花蜜的鲜花和草地,而工业蜂蜜只会具有工业气味。 |
浓稠度 — 蜂蜜的流动应缓慢且密集。在拇指上滴一滴蜂蜜,如果它马上开始散开,可能就不是纯蜂蜜。浓稠、纯净的蜂蜜会保持原状。 |
味道 — 在食用纯蜂蜜时,它的味道会快速消失,但经过稀释的蜂蜜含有大量糖分,甜味很浓郁。 |
溶解 — 加入水中后,纯蜂蜜会形成块状,并黏在一起,而经过稀释的蜂蜜会快速溶解。纯蜂蜜不会被吸墨纸或织物吸收,但掺假蜂蜜会被吸收并留下污渍。 |
粘性 — 纯蜂蜜非常粘,即便在您手中也是如此。 |
高温和明火 — 若在火炉上加热,经过稀释的蜂蜜会形成气泡。您可以将一根火柴蘸取少量蜂蜜,然后点燃。如果能够燃烧,就说明可能是纯蜂蜜,因为经过稀释的蜂蜜含有大量水分,基本无法点燃。 |
测试 — 您还可以试试其他测试方法:
|
来源与参考
-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2010;3(12):961
- 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 Infectious Diseases, 2011;30:251
- African Health Sciences, 2007;7(3)
- Wounds, 2015;27(6):141
- Journal of Alternative And Complementary Medicine, 2010; 16(7): 787
- Honey Council, Fall 2019; 32(4)
- Vice, March 6, 2020
- Inside Hook, March 7, 2020
- True Source Honey
- Bee Informed 2018-2019
- Journal of Apicultural Research, 2017;56(4)
- World Atlas
- Beyond Pesticides
- Asheville Bee Charmer, Does Honey Ever Go Bad or Expire?
- How to Cure, March 2, 2020